010-65789904
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- 新闻资讯 - 近期热点

海关总署数据9月进出口双降,内需时代来临

来源:   发布日期:2019-10-30
 

中国海关总署周一公布,以美元计价9月出口同比下降3.2%,进口同比下降8.5%。9月以人民币计价出口同比下降0.7%,进口同比下降6.2%。

中国9月贸易顺差2752亿元人民币,预估顺差2538亿元。美元计价9月贸易顺差为396.5亿美元。

据海关统计,今年前三季度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下降0.1%,进口同比下降5.0%,贸易顺差为2,984.3亿美元。

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2.91万亿元人民币,比去年同期增长2.8%。其中,出口12.48万亿元,增长5.2%;进口10.43万亿元,下降0.1%;

贸易顺差2.05万亿元,扩大44.2%。

01

库存周期与衰退型顺差

中国为制造业大国,同时是外贸大国,进口服务于出口是外贸大国的特点。

较长期以来,进出口同增同跌的特征都比较明显。但自2012之后,中国进出口差额缺口波动变大。

最新三季度数据显示,中国在2019年前三季度同比顺差大增4成。

1) 出口方面,抢出口因素或致使加税等负面影响长期效果尚未显现。

2) 进口方面,出口企业或以本身原料库存支撑出口,主要由此原因影响。

3) 进口数据萎缩快于出口萎缩,产生衰退型顺差。

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,相当部分进口量(基础物资、半成品等)服务于出口,但这个过程中具有时滞,上游价格上升,出口订单旺盛等原因会驱动出口企业增加库存存量,从而使得进口增速加速超越出口,企业加快备货将产生如下连锁反应:

上游涨价——生产方多备货抵消涨价影响(增加库存)——上游继续涨价——加快备货——正向循环——生产方成本恶化——终端需求受到影响——利润消失——生产方备货减少——上游需求消失——上游价格下滑——刺激生产方减少备货(减少库存)——反向循环——产品价格下滑刺激终端需求——利润刺激生产方加快生产——上游涨价——周期重复。

历史来看,三年左右会形成一个库存周期的循环,但驱动源并不是时间,而是需求。

假如终端需求本不旺盛,受政策影响被动进入正向循环;或需求受到突发外来因素打压(譬如加税),周期循环就会受到影响。而需求预期恶化和上游价格走跌联动,将驱动生产企业减少备货库存,而以历史库存维持生产。

上图可见,2016年10月开始(供给侧改革期间),进口增速开始超越出口增速,进口大增或主要由上游原料涨价驱动生产企业增加备货,企业被动进入库存增长时期(而非是由需求拉动的主动)。

但从2019年1月份开始,出口增速反超进口,显示企业或由历史库存(而非进口)支撑生产出口。这很好的解释了,为何顺差同比暴增44.2%

02

需求存量博弈时代

对一个中游生产型大国来说,衰退型顺差或更多是由库存下降周期支撑的,这一原因决定了,此类顺差并没有可持续性。

1)如出口形势可维持

假设出口形势良好,一旦出口企业库存消耗至谷底,补库存将导致进口增长率反弹,以三年左右的库存周期来计算,自2016年10月进口大增,喻示出口企业开始增加库存,或在2019年四季度,出口企业库存将重回谷底。届时出口企业或会重新进入补库存阶段,这或导致进口增速恢复,从而衰退型顺差将大幅减少或消失。

2)如出口形势不可维持

考虑抢出口因素消失,关税影响会在明年进一步显现,国内生产要素价格仍处于相对高位,出口形势或会有衰退迹象,顺差缩减更可能是由出口下降来完成。

当前世界债务244万亿美元,这无疑将压制需求的增长,全球经济已不可避免的进入了一个弱需求时代。全球经济整体增长并没有外需这个外部拉动条件,弱需求确认了全球经济将进入一个低增长时期。

弱需求将导致国家之间进入存量博弈时代,这将促进贸易均衡,减少各国依赖净外需拉动本国经济的可能性。

最新消息,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构(DSB)在10月14日同意了美国的请求,授权美国对法国、德国、西班牙和英国四个欧洲国家以及欧盟采取每年总价值高达约75亿美元的惩罚性关税的报复措施。需求的存量博弈导致贸易争端泛滥化,外需拉动经济进入低潮期。

03

内需时代

中国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,投资面临下降。同时遭遇世界需求存量博弈,缺少外需拉动,内需被迫上位,财富分配问题摆上台面。在外需和投资拉动的高速增长期,财富分配多属于增量分配,贫富差距并不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阻力,贫富分化(利益集团)也并不影响经济增长,多数国民会分享(小)部分劳动成果。

但后工业化时期投资面临下滑和外需拉动能力的消失,经济将具有下坠可能。经济的增长将严重依赖内需拉动,中国将走向内需时代。

内需的最大化源于有限财富(蛋糕)的尽量平均化分配,财富分配问题摆上台面。解决好财富分配问题,经济才可能继续增长;没解决好财富分配问题,经济同时失去内、外需拉动,譬如南美。

但解决财富分配问题,在财富公平和个人效率上,产生了两个方向:

1) 财富公平:内需时代也喻示着,效率化带来的贫富差距已至极限,蛋糕无法继续做大。但公平却并不特指财富公平(20世纪30-40年代效率化导致的贫富差距开始阻碍经济发展,欧洲产生均财富革命火花),还有机会公平。人之智商、外貌、背景、勤奋程度等各种因素决定了,财富公平代表机会不公平,而机会公平则必然带来财富分化。绝对的均财富无法发挥个人效率,蛋糕将缩小。

2) 兼顾个人效率与财富公平:两者是严重对立的,现代欧洲福利国家多采用重税模式二次分配来保障基本的财富公平,这会在有限财富条件下最大化内需,稳定经济发展,但其较严重的制约了社会效率。美国福利程度较低,但慈善风气盛行,慈善事业没有强制性,可以在相对不伤害效率的前提下,保障基本的财富公平。美国模式或好于欧洲福利国家,但没有强制性也代表贫富分化程度会高。目前没有完美模式,也不可能存在完美模式。

这几乎必然会伤害既得利益阶层,但却也是倒逼改革的过程,内需时代代表着效率优先,兼顾公平的时代已经过去,未来只能向公平优先,兼顾效率演变。

所谓选择,选项不一定是好与坏,也可能是坏与更坏。